到了七美之後~
領了島上機車,開始我們今天的行程
第一站就是七美人塚(門票一人30)
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,一批倭寇登陸大嶼燒殺擄掠。有七名女子在倭寇的追趕下,自知難以逃過,又不甘受辱,為保全自身貞節,因而集體投井自盡,事後有人發現此井居然長出七棵樹,因此人們便傳說這些樹就是那七名烈女子的化身。此樹終年長青,會在春秋二季會開出小白花,飄有清香,當地人又稱它為香花樹。為感念七名烈女子的故事,後人填井立塚,在此立了塊「七美人碑」,稱為七美人塚。原名大嶼的七美,也在民國三十八年改名為現在的名稱。
為了讓七美人的魂魄有個棲身之處,鄉人在一旁蓋了七間房舍;墳前祀品除香花素果外,還貼心地擺上七份化妝品。
據當地人說,如果隨便折取七美人塚上的楸樹枝,將遭肚子痛的報應
香花樹共有七顆,都有石頭圍起來 ↓
香花 ↓
當地人說~香花樹全世界只有這裡有,連國外的學者也無從考驗
這是我在那邊聽到的~ ↓
第二站-望夫石
七美的男人在以前大多從事捕魚行業,捕魚台語叫做討海,跟大海討一口飯吃的意思,如此的謙卑就是因為在茫茫大海中充滿了無數的危險艱困,很多人一出海就回不來,也因此七美以前又被稱為「寡婦之島」。相傳在望夫石附近住著一對恩愛的夫妻,男討海女作山,生活美滿,有日丈夫出海捕魚後,照例妻子在傍晚就到海邊等著丈夫歸來,可是這回似乎有所蹊蹺,等到深夜猶不見夫婿的船影,女子焦急地等到天亮,還是不見丈夫歸來,第二天、第三天,她就這樣持續地等下去,一刻鐘也不肯離開海岸,過了三、四天後,當島上的人過來探望她時,他已經倒地不起。後人將她安葬於海邊,說也奇怪,海邊的石島竟然慢慢幻化成人形,包括頭髮、身體、雙腳,更傳神的是連小腹都是懷孕女子的小腹,望夫石的傳說於是不脛而走。
全台灣或者說全世界叫做「望夫石」的風景點還真不少,女人真命苦!不過以現在女性地位提昇的速度看來,以後應該會出現「望妻石」吧!
跟著我們遊七美-大獅&龍埕